【独家】陈棋雄:携手政府仿中国模式 发展跨境电商销国货

2022年05月08日

【智能·趋势·创富系列】

独家报道:张永麒

大马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总会长陈棋雄说,2021年第4季度的本地电商增长达10%,其发展潜能强大,我国可仿效中国电商平台的发展模式,采纳更多新技术及通过各级政府机构携手推广跨境电商。

“中国有一些区域性的电商平台,这是大马可以仿效的,即专注在一个特定地区,这样可以加强营销和供应的优势。我们也积极与中国电商平台接洽,希望把更多本地产品通过这些平台推销出去。”

陈棋雄接受《南洋商报》访问时说,对于电商,无论是商人或平台提供者、物流业者等都有牵连:中国的电商生态系统相当大,主要是商家有很多产品。大马中小企业对此无法相比,因为我们没有生态系统。

“但大马中小企业可通过跨境电商来弥补生态系统的不足。通过企业对企业(B2B),企业对客户(B2C)等,主要是B2B去对接,利用其供应链减少交易的成本。”

也是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秘书的陈棋雄说,虽然在中国阿里巴巴平台可找到某些产品,但却很难找到好商家,若通过贸易促进局交流及对接,则可以找到有素质的商家。

勇于进军国际市场

陈棋雄说,在大马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(RCEP)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(CPTPP)后,许多手续和限制被解除,如今是时候带动大马电商。

“本地中小企业需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国际产品供应链,把产品卖给东盟和东北亚国家。经过RCEP和CPTPP的签署和落实,国际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,本地中小企业要勇于迈向国际创造更多财富。”

助中小企打造电商平台

陈棋雄强调,随着政府开放边界和放宽防疫标准作业程序,大马跨境电子商务协会要重启在2019年成立该协会时的议程,即协助中小企业打造本地电商平台,让中小企业有更多通路以营销和推销产品。

他促政府更积极支持电商平台,如提供奖掖等。

他提到,本地农产品有巨大潜能,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国际市场,唯仍需要加工、包装及打造品牌,同时需准备在市场冲刺和稳守一段时间。

“大型的食品生产商在国际市场没问题,但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则面对分销的挑战,因此跨境电商是很好的销售渠道。”

本地产品受国际认可

陈棋雄希望政府辅助本地电商平台,协助他们成为特定地区和产品的平台,以提供专注、优质和可信赖的服务,在国际大电商平台中寻找利基市场。

询及大马相比邻国有何产品可吸引国际买家?他认为本地产品的质量较能获得国际市场的信任。

“这是大马生产商和品牌塑造的重要价值优势,例如燕窝、榴梿、热带水果等,比起区域其他国家,我们还是有竞争力的。大马食品有素质认证,如清真认证备受国际认可。”

掌握食安  科技农业加持

食品可成创富领域

针对智能社会的来临和未来的创富领域课题,陈棋雄认为,农业科技和食品安全是发展方向。

他指目前蔬果供应不足,当局可使用科技来弥补劳工不足的问题,台湾就是个例子。

“华人不喜欢耕种,而马来人有很多土地,但生产量比较少。如果用绿色农业,仿效新加坡,这可以是不错的选择,然而需要很多技术。”

陈棋雄认为食品农业和饮料具有竞争力,毕竟民以食为天,但需掌握食品安全及经过科技农业的加持,以便发展成为高价值的领域,再配合跨境电商平台的帮助,成为创富领域。

“科技农业是需发展的领域,要达致食品安全的战略目的及解决依赖食品入口的问题,确保大马市场自给自足。

“政府机构需帮助具有生产能力、有潜质的食品生产商,提高产品质量、包括生产流程、产品认证和品牌包装,以便踏上跨境电商平台的列车,驶向国际的蓝海市场。”

他提到,大马产品面对印尼、越南等国的竞争,后者生产成本低,这对大马是很大的挑战,为此政府需提出相关措施,以保有大马的优势。